聯署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現行課程
365
people have signed this petition. Add your name now!
365
people have signed. Add your voice!
37%
(聯署暫告一段落。我們在2012年9月3日將聯署信寄給李校長,等候校方的回覆,希望校方能安排和校友家長學生的公開會面,到時候我們會更進並通知大家。)
注意:請以中文或英文全名簽署(以身份證上的姓名更好,保證聯署的可信性)及註明你是校友、在校學生還是家長,並請在comment 註明所屬班級/畢業年份,例:
劉小波/Class of 1997(F.5)
或
Wong Yan Lung/Parent(Wong Yan Fung, F.4D)
以便我們整理後寄送給李樂然校長。
對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疑慮
我們是一群關心母校皇仁書院發展的舊生、同學和家長。母校多年來悉心教導學生,為社會培養人才,老師為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愛心,大家有目共睹。皇仁書院是香港第一間成立的官立學校,經歷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歷代學兄學弟承先啟後,畢業後在社會各領域上服務。我們和一眾現屆的同學同根同心,關注學弟的成長,亦關注將來我們下一代的學習環境。今年九月,政府準備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關係到皇仁書院和香港下一代的未來,故此希望校方聽取我們的建議,並就是否將會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表明立場。
課程方向
過去,我們同以香港為多元社會為傲,以母校推行理性討論、獨立思考的作風為榮。可是,政府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論在教學指引、教材、活動和對學生反應的要求,都出現嚴重偏頗。過去一年傳媒和學界的討論,可見一二。我們認為,課程指引只以正面字眼描述國家,不鼓勵學生批評;著重為國效力與家國情懷,大於公民權利;對「國」與「黨」的關係含糊不清。我們認為此課程方針有違皇仁長久以來推廣理性討論,獨立思考的作風。
教材內容
由教育局大額資助、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及浸大聯手炮製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該手冊隱惡揚善,只談國家的成就,擁護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而淡化或迴避六四事件、官員貪污腐敗、維權人士屢遭迫害等議題。據經濟日報報導,李樂然校長為編輯委員會成員之一,我們未能證實有關報導,希望校長能說明一下校方的立場,以釋校友和家長的疑慮。
課程方向
過去,我們同以香港為多元社會為傲,以母校推行理性討論、獨立思考的作風為榮。可是,政府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論在教學指引、教材、活動和對學生反應的要求,都出現嚴重偏頗。過去一年傳媒和學界的討論,可見一二。我們認為,課程指引只以正面字眼描述國家,不鼓勵學生批評;著重為國效力與家國情懷,大於公民權利;對「國」與「黨」的關係含糊不清。我們認為此課程方針有違皇仁長久以來推廣理性討論,獨立思考的作風。
教材內容
由教育局大額資助、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及浸大聯手炮製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該手冊隱惡揚善,只談國家的成就,擁護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而淡化或迴避六四事件、官員貪污腐敗、維權人士屢遭迫害等議題。據經濟日報報導,李樂然校長為編輯委員會成員之一,我們未能證實有關報導,希望校長能說明一下校方的立場,以釋校友和家長的疑慮。
評核方式
評核方面,按教育局指引,課堂將需要評估學生品德及國民質素,包括教師觀察、學生自評、同儕互評、家長評估等。據了解,教育局收集和分析全港學生數據後,會向學校發放全港學生平均數值,學校可按該校學生數值與全港平均數比較,了解學校各方面的表現。若學校表現高出或低於全港平均分的數值範圍,會建議該學校「檢討」,學校更有需要配合評估結果去改變校政方針。我們擔心朋輩壓力會扭曲個人的認知與感受,不單會破壞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信,更破壞皇仁書院多年來自由開放的傳統。
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的關係
香港一直以來已經有足夠的公民教育,讓學生認識何謂人權,以及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觀諸全世界民主國家,皆以公民教育為目標,要求學生盲目愛國的國民教育,並非一眾民主、文明國家所取。目前的通識教育已經包含認識國情的內容,加上老師的言教、身教作為德育,我們相信已經足夠讓學生明辨是非。既然國民教育本身和公民教育的宗旨違背,我們建議擱置推行,待社會各界人士從新檢討咨詢後再作定奪。
我們一些校友曾響應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去信校方查詢國民教育科意向,至今尚未得到回覆。 故此我們聯署這份公開信,希望校方能回應我們以下訴求:
一.我們希望校方公開表明對於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立場,會否在未來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二.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運用教育局資助的教材。
三.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在2012-2013年動用教育局給學校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的撥款。
四.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評核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
五.我們期望學校安排一次家長、同學及校友的交流會,解釋學校就國教科的想法和部署,同時讓校方聆聽家長、同學及校友的意見。
六.若 校長有機會與辦學團體或教育局相關官員討論本科的種種,亦希望 校長向他們反映我們的憂慮。
若 校長方便,懇請賜覆,謝謝!
祝 教安
一眾關心皇仁書院的校友、同學及家長
敬上
我們一些校友曾響應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去信校方查詢國民教育科意向,至今尚未得到回覆。 故此我們聯署這份公開信,希望校方能回應我們以下訴求:
一.我們希望校方公開表明對於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立場,會否在未來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二.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運用教育局資助的教材。
三.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在2012-2013年動用教育局給學校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的撥款。
四.我們希望學校表明會否評核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
五.我們期望學校安排一次家長、同學及校友的交流會,解釋學校就國教科的想法和部署,同時讓校方聆聽家長、同學及校友的意見。
六.若 校長有機會與辦學團體或教育局相關官員討論本科的種種,亦希望 校長向他們反映我們的憂慮。
若 校長方便,懇請賜覆,謝謝!
祝 教安
一眾關心皇仁書院的校友、同學及家長
敬上
-------
蘋果日報報導:
Links
iPetitions is powered by everyday people — not corporations. With nearly 50 million signatures, we've helped spark change in local communities across the globe. We don't take corporate money. We rely on people like you.
Support iPetitions. Help keep us independent and make real change.
Help us stay independent. Every dollar helps.
Processed by Paypal and Stripe.
Enter your details on the next page
Enter your details on the next page
iPetitions is powered by everyday people — not corporations. With nearly 50 million signatures, we've helped spark change in local communities across the globe. We don't take corporate money. We rely on people like you.
Comment
See More 0